中国航天日,致敬航天人!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序幕。为纪念“东方红一号”这一中国航天事业里程碑,2016年,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2020年是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5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日”设立第五年。

        今年“中国航天日”活动主题是“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希望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让更多公众了解航天、应用航天;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勉励航天人矢志目标、不畏风险、不惧挑战,在接续奋斗中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号召全社会凝心聚力,爱国奉献追梦,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2020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

      2019年以来,中国航天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航天事业发展。

       空间科学方面,推动科学探索。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嫦娥四号任务中,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已在月球背面顺利完成16个月昼的科学探测工作,近日迎来第17个月昼,目前性能稳定,状态良好,月球车创造了月面工作最长世界纪录,取得了大批原创性科学成果。

       空间技术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实施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我国首次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试验等多项任务,推进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专项建设。

       空间应用方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高分、北斗组合精准标绘、高精度定位,全网见证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国速度,为战“疫”提供新“武器”,科技报国、科技惠民辐射效应凸显。

        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国家航天局发表《中国航天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声明》,中国高分卫星16米数据向全球开放共享,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国家航天局向全球发布嫦娥六号及小行星探测任务合作机遇公告,推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国际合作;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成功发射,是高技术领域南南合作的典范;中法海洋卫星交付,推动航天应用。


        5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老一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赵九章(中)中国航天事业的先行者。

赵九章(1907-1968)

  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他没能亲眼看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但这并不妨碍其对航天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郭永怀(1909-1968)

  在面对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与祖国需要何去何从的时候,郭永怀携妻挈女义无反顾路上归途。为了避免美国政府制造麻烦,他毅然将自己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所有书稿统统付之一炬。

  1965年9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启动,郭永怀受命参与“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1970年4月24日,在郭永怀牺牲一年多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

钱学森(1911-2009)

  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漫漫归国路,为回国,他被拒,被软禁,一封求助信辗转了大半个地球到达北京,中国政府提前释放11名被俘美军战俘,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才同意钱学森回国。周恩来后来评价,换回来一个钱学森,也值!


“我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任新民(1915-2017)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7年,任新民病逝,至此,“航天四老”全部辞世

  他和钱学森一起从零起步“干航天”,把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一生呕心沥血带中国航天“上台阶”,晚年推动载人航天工程立项。有人说,任新民的一生波澜壮阔,但他自己却说:“我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胸怀科技救国志

梁守槃(1916-2009)

  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1939年,年仅23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


“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黄纬禄(1916-2011)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为啥改行,国家需要啊!”

屠守锷(1917-2012)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年2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从回国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1957年,屠守锷的专业都是飞机。“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


钱骥(1917-1983)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东方红卫星和返回型卫星总体负责人 。钱骥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悠悠岁月献航天。

杨嘉墀(1919-2006)

   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他领导和参加了包括第一颗卫星在内的多种卫星的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


阅读谢光选的人生经历,就如同阅读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谢光选(1922-2016)

  中国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主要开创者之一。  谢光选,一生致力于我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开拓和发展,为中国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赤子铸箭不辱家门。

 梁思礼(1924-2016)

 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

  虽然在他还不到5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

  1956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


“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

王希季(1921生)

  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9年10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王希季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


钱学森当年十分欣赏的年轻人,如今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

孙家栋(1929生)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



       50年后,作为“东方红一号”任务的参与者,老一代航天人青春年华投身祖国航天事业,耄耋之年仍心系祖国航天未来,让我们深受感动。今天,在“中国航天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上海格思向伟大航天事业的每一位先驱致敬、向每一位同行者致谢。格思人将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发奋图强、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